在过去的一年里,南雄市委、市政府严格按照《韶关市2009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要点》的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了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专门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为组长、市委副书记、市长为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领导为 成员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南雄市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生态工业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投入1.5亿元完善南雄市精细化工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共引进投资项目83个,其中投产试产企业20家,在建企业50多家,初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精细化工产业。投资980万元新建的精细化工基地污水处理厂已完成土建工程的90%,即将投入使用。
二是节能减排工作得到全面落实。实施《南雄市重点耗能企业节能考核工作方案》、《南雄市“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实施方案》,确保完成节能减排目标。2009年实现主要污染COD减排841.9吨/年,完成韶关市下达的COD减排 614吨/年的年度目标任务。韶能集团珠玑纸业分公司第二轮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在2009年7月确定了技术依托单位,制定工作方案,目前已完成筹划与组织、预审核二个阶段的工作,进入到审核、验收阶段。
三是环境综合治理日见成效。按照《韶关市全面建设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的意见》,2009年8月制定和印发《南雄市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组织编制“南雄市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规划”。选定古市、珠玑、黄坑等三镇开展试点工作及开展全市国(省)道沿线生活垃圾的整治。各试点镇成立了领导机构,制定方案和管理制度,完善设施和建立保洁队伍,在试点区基本建立起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村容村貌明显改善。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建设已开展规划、选址、立项、征地等前期工作。正努力筹集资金,争取早日动工。投入2038万元,完成了澜河、珠玑、全安等三个镇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了92个自然村1.7万人的饮水安全。
四是生态林业得到有效提升。认真组织实施冰霜灾后森林生态修复工程,全面完成6667亩绿色通道灾后生态修复工程、3000亩林业救灾复产造林,并通过了验收。着力推进生态示范镇、村创建工作,建立了黄坑、界址、古市、雄州、帽子峰、珠玑六个生态示范镇,建立了“万村绿”示范点5个。在争取上级财政专项资金885.9万元的基础上,自筹资金100万元,全年完成了各类新造林36933亩,义务植树30余万株,造林成活率达到95%以上;完成水土流失治理2.2平方公里。到2009年底,我市活立木总蓄积量增加到68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提高了近3个百分点达到60.4%。
五是生态理念深入人心。通过电视、广播、标语、横幅、专栏等各种形式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宣传。在市政府宣传橱窗开辟了“创生态文明,建美好家园”宣传专栏;印发了两万份实施乡村“清洁美”工程宣传小册子,发放到试点镇、试点村每家每户。制作了60只“清洁美”工程宣传灯箱,悬挂在城镇和墟镇主要街道;印制了二十条大幅宣传横额,横挂在各主要路口,张贴了一千多条宣传标语;成立了宣传工作小组进入试点村的家家户户进行乡村“清洁美”工程建设的宣传,有效地激发了广大群众自觉参与乡村“清洁美”工程建设的积极性,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千家万户。
六是乡村“清洁美”工程亮点纷呈。各试点镇基本建立了乡村垃圾清运体系和清洁卫生责任体系,成立了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保洁员队伍,兴建了垃圾池、垃圾场等设施,对农村生活垃圾实行集中收运,统一处置,取得了明显成效。据统计,各试点镇、村共聘请卫生保洁员36人,建有垃圾池70个,垃圾中转站3个,垃圾处理场3个,设置垃圾桶一千多只,购买运输垃圾双轮车30辆、拖拉机3部。我市生态文明办统一制作了《南雄市乡村“清洁美”工程保洁责任牌》,成为我市实施乡村“清洁美”工程的工作亮点。责任牌内容包括:试点村、国(省)道保洁地段名称、责任领导、干部、保洁员、卫生监督员姓名,以及监督电话等内容向社会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摘自:粤建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