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广东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取得新突破:全省城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了67%,污水处理率达到了60%;商品房竣工面积达4695.1万平方米;新增廉租房和经适房2.43万套。汕头、梅州、韶关等3个市被评为国家级园林城市。
绿道建设,宜居城乡又一亮点
建设宜居城乡是省委、省政府的一项重要决策部署。2009年,省住建厅研究确定了珠三角绿道建设、“三旧”改造、“万村百镇”整治、保障性住房、垃圾及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重点新区建设、步行系统及滨水空间建设等建设宜居城乡七个重点领域,确定了3个宜居城市、10个宜居城镇、21个宜居村庄创建指导点和1400个省级村庄规划试点。全省共建成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38座,总处理能力3.65万吨/日,城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67%,比上年提高了2个百分点;建成并投入运行污水处理厂173座,处理能力达1364万立方米/日,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60%,比上年提高了4个百分点。全省村庄规划覆盖率达37%,比上年提高了2.5个百分点。有3000多个村庄编制了规划,开展了整治。汕头、梅州、韶关等3个市被评为国家级园林城市,东莞市塘厦镇被评为国家级园林城镇。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镇、村累计达19个,数量居全国前列。
珠三角绿道建设的提出是建设宜居城乡工作的一大亮点。住建厅会同省委政研室向省委、省政府提交了《关于借鉴国外经验,率先建设珠三角绿道网的建议》,制作了绿道宣传专题片,得到汪洋书记和黄华华省长的高度赞赏。编制了《珠三角绿道网总体规划纲要》,并经省政府审议通过。选取了广州亚运及深圳大运休闲绿道等一批条件较为成熟的省级绿道建设试点,启动珠三角绿道网建设。
新增廉租房和经适房2.43万套
2009年是落实国务院提出用三年时间基本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要求的第一年。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将住房保障工作列入地厅级领导干部落实科学发展观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和各级政府年度政绩考核内容。去年初,省政府与各地级以上市政府签订了解决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工作目标责任书,出台了目标责任考核办法,有力地促进了各级党委、政府认真做好住房保障工作。住房保障覆盖面逐步由向低保住房困难家庭应保尽保扩大到对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保障,实物安置的比例也进一步提高。全省共落实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资金87.5亿,落实建设用地252.3万平方米,新增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2.43万套。深圳等城市还积极发展公共租赁住房,解决中低收入“夹心层”人群的住房困难问题。
同时,各地适当提高了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和贷款额度,珠三角地区建立了住房公积金异地互贷机制,进一步增强了职工的住房消费能力。
商品房销售面积:7035.9万平方米
2009年,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达2961.3亿元,同比增长1%;商品房竣工面积达4695.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7%;商品房销售面积达7035.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5.8%;房地产业完成增加值2412亿元,增长19.6%,拉动GDP增长1个百分点;实现税收560.4亿元,同比增长25%,对地税收入增长贡献率高达64.2%。全省解决了4.8万户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新增住房公积金归集额480.4亿元,累计归集总额达2230.8亿元;新增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268.9亿元,累计个人贷款总额达855.6亿元;新增住房公积金提取额326.7亿元,累计提取总额达1174.7亿元。
6项工程荣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
2009年全省共有6项工程荣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省优良样板工程”91项,“省建设工程金匠奖”23项;国家级工法15项;省建筑业新技术示范工程22项;被评为全国建筑业先进企业13家。有3个绿色建筑示范工程和4个低能耗建筑示范工程被列为国家级示范工程;全省新建城镇房屋应用新型墙材建筑比例超过了8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我省是全国最先大规模开展建筑能源审计的省份之一。
全省共获得国家华厦科技奖5项,省科技进步奖6项。通过科技成果鉴定159项,发布技术成果推广项目16项。有14人获得全国建筑业优秀企业家,1492人通过了建筑专业职称评审,32000名技术工人通过考核并取得资格证书,队伍不断壮大。
《大珠三角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研究》取得成果
广东会同港澳相关部门开展了《共建优质生活圈专项规划》和《环珠江口宜居湾区建设重点行动计划》编制工作,着力将环珠江口湾区打造成“亚太地区最具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联合香港发展局、澳门运输工务司开展的《大珠三角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研究》,于去年10月28日在澳门正式发布成果,成为我国第一项跨不同政治制度边界的空间协调发展研究。
援建汶川项目:竣工408个
全省300多名规划师奔赴汶川灾区现场开展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各乡镇总体规划及重点地区详细规划、城市设计等多层次的援建规划工作,有力地指导了各对口援建市有序开展灾区恢复重建工作。截至年底,广东援建项目已开工697个,竣工408个,开工率和竣工率分别为98%、58%;累计到位援建资金55.6亿元,已完成投资51.4亿元。在加快进度的同时,广东还多次组织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检查组赴现场对援建项目进行检查,保证了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派遣了63名专业技术人员,分三批次赴汶川县指导灾后农房重建工作,顺利完成了约1.7万户农房的重建技术指导。12月3日,汪洋书记带领广东省党政代表团参观了住建厅与广东省援建办、四川省汶川县人民政府在汶川县威州镇联合主办的“广东省对口支援汶川县灾后恢复重建规划设计成果展”,高度评价援建规划设计工作。
(来源:广东建设报 记者韩庆文特约记者孙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