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简称《规划纲要》)实施一年多,昨天,深圳向国家督促检查组汇报了贯彻落实《规划纲要》的情况。在这份“成绩单”中,有什么措施和成效引起检查组的关注和肯定?哪些新进展备受外界关注?对此记者从中撷取精彩看点。
前海合作7个专题研究报告近期上报
深港更紧密合作又有新进展,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的规划建设正全面推进,7个专题研究报告近期将上报国家发改委和广东省政府。这是记者昨天从汇报会上获悉的。
据悉,《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规划建设深圳前海地区等合作区域,作为加强与港澳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方面合作的载体。今年2月深圳专门成立了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管理局,目前起草了《前海合作区发展规划思路》,《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以及金融合作、现代物流、科技和专业服务、信息服务、空间布局、法律环境、总部经济等7个专题研究报告,近期将上报国家发改委和省政府,希望国家发改委在广东省、深圳市专题研究的基础上,尽早牵头制定《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
同时,深圳积极与香港沟通协调,共同成立了深港前海合作联合专责小组,专门负责推进前海合作区的开发建设。
按照《规划纲要》关于推进与港澳更紧密合作的要求,深圳除了前海地区的开发外,还按照《规划纲要》关于规划建设深港边界区的要求,积极开展落马洲河套地区的开发研究,深港双方专门成立“港深边界区发展联合专责小组”,负责落马洲河套地区等边境地块的规划建设、开发模式研究等工作。
目前,深港边界区发展联合专责小组已召开四次会议,就落马洲河套地区的土地业权、土地开发权、城市规划以及运作、管理模式等问题与港方进行协调。
深圳还稳步推进“深港创新圈”建设。2009年3月,深港两地政府联合发布了《深港创新圈三年行动计划(2009-2011)》,明确提出了三年内深港两地将共同建设一批深港技术创新合作基地、公共创新平台以及重大创新计划和专项工程等24项重点工作,在食品安全、药物研发、重大疾病预防、无线射频等领域及知识产权工作方面设立深港创新合作专项。
此外,继续促进深港重大合作项目的有效衔接和互达互通,稳步推进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滨海医院)的项目建设,积极开展了深港西部快速轨道、广深港客运专线(深港段)、莲塘/香园围口岸等项目的前期工作。
12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
加快深中通道的规划建设,是落实《规划纲要》的重大举措,也备受各界关注。据悉,深中通道正在全力推进前期工作。
深圳目前正大力推进重大项目的规划建设。《规划纲要》涉及的15项重大建设项目中,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广深沿江高速公路、深圳港物流园区等12项重大项目已全面开工建设,深中通道、深港东部过境高速公路和莲塘/香园围等3项重大项目正在全力推进前期工作。
《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增强珠江口东西两岸的交通联系,重点建设深圳至中山跨珠江通道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加快深中通道的规划建设,将有利于促进珠江东、西两岸地区的合作发展,有利于加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与西南地区的交通联系,为促进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加快西南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记者获悉,深圳至中山跨珠江口通道,目前包括国家沿海铁路跨江通道(即厦深铁路西延线)和公路跨江通道两部分。在昨天的汇报会上,深圳希望国家发改委对深中通道建设给予重视和支持,力争早日审批实施建设。
深莞惠区域一体化向纵深推进
产业合作加快推进,高速公路联网收费合并,跨界河综合治理全面展开……《规划纲要》实施以来,深莞惠区域一体化向纵深推进。
按照《规划纲要》关于“优化珠江口东岸地区功能布局”的要求,深圳、东莞、惠州三市先后召开了四次党政主要领导联席会议,签订《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推进珠江口东岸地区紧密合作框架协议》以及规划一体化、社会公共服务一体化、交通运输一体化以及界河及跨界河综合治理等合作协议和工作计划,建立了三市合作的组织架构、10个重点领域专责小组方案以及25项近期工作重点事项。
在交通一体化方面,珠三角区域(广、深以外)和深圳区域高速公路联网收费正式合并,广深沿江高速公路、惠盐高速、博深高速等跨界高速公路重点项目稳步推进,深圳如意路-东莞龙凤大道、深圳锦绣东路-惠州石化大道等干线公路衔接进展顺利,成功开通了4条跨界公交化运营班线,区域公共交通管理协调不断加强。
在界河及跨界河综合治理方面,制定了茅洲河、观澜河、龙岗河、坪山河四条界河和跨界河综合治理四年行动重点项目推进工作方案,重点推进了74项,总投资150亿元的界河和跨界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
在公共服务合作方面,三市签署了《深莞惠三市医疗卫生紧密合作框架协议》,建立了跨区域的“120”急救体系、重大疾病联防联控机制、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制,率先实现了三市医疗卫生服务领域的“一单通”和“一证通”。同时,三市在信息网络、警务协作、市场监管、金融合作等方面的合作继续向纵深推进。通过合作,充分整合了三市功能和资源,深莞惠三市区域经济一体化正在向纵深推进。
综合配套改革强力推进
强力推进综合配套改革,是深圳贯彻落实《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一大亮点,也是国家督促检查组关注的重点。
据介绍,深圳围绕贯彻《规划纲要》,制定了《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并经国家发改委报国务院批准,强力推进我市综合配套改革,涉及到行政、经济、社会、民主法制方方面面,目前推进的改革主要有:
——积极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2009年8月实施了政府机构改革,按照决策、执行和监督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要求,精简政府机构,提高行政效率,积极完善了行政运行机制。
——积极探索功能区发展新模式。在光明新区设立并成功运作的基础上,2009年7月设立了坪山新区,今年2月成立了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管理局。在创新基层管理模式、精简行政层级和打造新增长极等方面做出新的探索。
——积极推进公务员分类管理改革。今年2月出台《深圳市行政机关公务员分类管理改革实施方案》,将深圳市公务员细分为综合管理类、行政执法类、专业技术类三个级别。
——大力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出台《关于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深圳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明确了深圳未来五年医改基本思路和政策措施,今年3月,我市被批准为国家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目前,我市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公共卫生服务改革、社区健康服务改革等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60亿元支持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
深圳落实《规划纲要》,全面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受到国家督促检查组充分肯定。据悉,深圳设立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专项资金,2009年安排资金约60亿元,支持深圳自主创新能力和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建设。
深圳逐年加大市财政科技研发资金规模,2009年安排资金约10亿元,加强对科技研发和重大专项的投入;市财政分阶段出资30亿元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安排中小企业再担保资金10亿元。
与此同时,努力争取国家级创新基础能力设施布局深圳,2009年,国际超级计算深圳中心和电子信息产品协同互联、电子信息产品标准化、数字音频编码技术等三个国家工程实验室以及基因组学农业部重点实验室落户深圳,国家发改委批准我市开展数字电视国家工程实验室的组建工作。
(来源:深圳特区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