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市绿道建设充分依托自然生态优势,注重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重点塑造旅游观光特色。主要情况如下:
(一)发挥自然生态优势,打造千里休闲走廊。肇庆市自然生态得天独厚,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5.1%,城市人均公共绿地9.5平方米,西江在全境保持Ⅱ类水质。肇庆市在绿道建设过程中注重发挥自然生态优势,保护和扩大“生态化”功能,努力打造千里休闲走廊,串联各县(市、区)和高新区,加强旅游、生态保护、基础设施等方面的衔接。全市共规划建设绿道1130公里,目前已有70%绿道动工建设,基本建成约180公里。肇庆市注重挖掘“山水城市”内涵,突出山水城市独具的景观、气质和特色,建设“环城、环湖、环山”的绿道网,将星湖、鼎湖山、广宁“竹海大观”、怀集“世外桃源”、封开“贺江九曲十八湾”、德庆“盘龙峡”、高要生态园等重要节点串联起来;结合堤防加固,建设从龟顶山森林公园沿西江的环城绿道;结合牌坊广场扩建、星湖环境整治,建设环星湖绿道;结合北岭山排洪渠建设,建设环鼎湖山绿道。借助绿道穿越千村千巷的契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和教育,使绿道扎根土地、科学发展理念根植人心。
(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焕发千年名城风采。一是利用绿道串珠成线,让名城历史文化在绿道上传承。肇庆市以星湖牌坊为链头,向西南形成“牌坊+宋城+梅庵+包公祠”的珠链,向北形成“牌坊+千年诗廊+摩崖石刻+盘古生态文化区”的珠链,向东形成“牌坊沿星湖+端砚文化村+砚坑文化展示区”的珠链,并与端州八景“串珠成线”。二是共建共享,让特色文化在绿道上展现。注重文化广场、主题公园等文化设施配套,建设地方特色文化展示平台。通过举办“端砚文化节”、“龙母诞”、“孔庙年会”等风俗活动,弘扬“春牛舞”、“采茶调”、“贵儿戏”等传统文化艺术,展示绿道文化的“百姓特征”。
(三)突出旅游观光特色,建设千村康庄大道。一是突出乡村特色,通过绿道将一批农家乐、果园、茶园、农业精品园串联起来,形成各有特色的农家大乐园,将绿道建设成为观光消费、农民增收致富的通道。目前肇庆市已建成数百家“农家乐”度假山庄、酒店。二是突出休闲观光特色,把绿道建设成为“国际化旅游休闲之都”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正加快连接40多个休闲旅游景区(点),预计每年可接待旅客超1000万人。三是突出文化生态特色,建设通往“心灵家园”之路。挖掘人文古迹、养生保健、生态休闲等文化内涵,打造既能欣赏自然风光又能追寻古迹的绿道。加快完善绿道途经的矿泉浴区、天然氧吧区、山水田园等配套设施,重点打造20多个集文化、生态、养生于一体的古村落。
摘自:粤建网
|